硝化速率指單位時間內氨氮被微生物氧化為硝酸鹽氮的效率,是衡量水體或土壤中硝化作用強度的關鍵指標。其測定原理基于氨氮在氨氧化細菌和亞硝酸氧化細菌的作用下,逐步轉化為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的氧化反應。通過監測這一過程中氨氮濃度的減少或硝酸鹽氮濃度的增加,可計算出硝化速率。
硝化速率常用測定方法:
濃度變化法
步驟:對污水中的氨氮、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進行分析,根據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總量的時間變化,求出單位時間內的硝化速度。
公式:活性污泥混合液單位體積的硝化速度(mg/L·小時)=亞硝酸鹽氮濃度的增加量(mg/L)+硝酸鹽氮濃度的增加量(mg/L)/經過時間(小時)。
曲線斜率法
步驟:
向反應器中倒入適量進水(如1L)和好氧末端活性污泥(如1L),對反應器進行曝氣。
計時開始,取水樣測定起始氨氮濃度(氨氮起始濃度控制在50mg/L以下為宜)。
分別在試驗的不同時間點(如第5min、10min、15min等)取樣過濾測氨氮濃度,持續一定時間(如3h)。
作氨氮濃度對時間的曲線,再由曲線得出趨勢直線,通過直線斜率計算硝化速率。
公式:硝化速率=直線斜率×60×24(單位:gNH3-N/(gMLVSS·d)或其他相應單位,具體取決于斜率單位和時間換算)。
簡易定性實驗法
目的:確定污水廠內的活性污泥內硝化反應是否受到嚴重的沖擊,以及在受到沖擊的情況下,系統是否具備恢復能力。
步驟:
取廠內實時的進水5~10L和周邊硝化正常的污水廠內生化系統內的回流污泥5~10L作為對比。
在實驗室內準備兩個相同型號的充氧泵或帶有兩個曝氣頭的充氧泵,以及兩個2L的燒杯。
將廠內進水、廠內回流活性污泥各取1L,按照1:1的比例混合注入到標注有“廠內污泥”的燒杯內;將廠內進水、周邊正常廠內回流活性污泥各取1L,按照1:1的比例混合注入到標注有“周邊廠內污泥”的燒杯內。
將兩個充氧泵所帶的曝氣頭分別放置在兩個燒杯內,通電開始曝氣,同時記錄曝氣開始時間。
檢測廠內進水氨氮值,在曝氣初始、1、2、4、6、8小時后對兩個燒杯內的混合液過濾后進行氨氮值的檢測。
記錄分析氨氮檢測值,對比“廠內污泥”和“周邊廠內污泥”的氨氮去除情況,并根據對比結果確定下一步工藝調整措施。